第八十三章 K11反海盗舰队-《星空统治者》


    第(2/3)页

    K30虫群现身使恐慌大面积扩散、吸引官方武装的同时,因官方执行力下降会催生出新的海盗利益团伙,而新海盗利益团伙逐渐扩大后,各中小国家的官方势力会受到很大程度的牵制,无法真正联合全部力量对虫群实施反扑。

    意思就是新的海盗利益团伙,实际上会变成K30虫群横扫KT星团右翼星区帮凶,其存在的恶劣影响要远远超过赛格伊斯这个制度还算完整且倾向于地下贸易的海盗联合体,是一个必须被压制甚至消灭的群体。

    而在这次的反海盗行动中,潘文说服其他自卫抵抗部队的成员参与,也是用利益刺激。

    现在仍然留在K11的财团、公司,不是家大业大产业难以出手,就是十分守旧的商人,或者说是吝啬都不为过,这些团体在安全和商业利益的选择中更倾向后者。用数据说明,可以理解为一般商人会为200%的利益冒生命危险,现在还在K11的这帮伙计50%利益就足够他们放弃考虑安全问题!

    潘文只是提供少量的作战记录并跟他们好好分析KT星团右翼星区的走向,就足以让他们看到满太空里游动的金山,一直拖延到今天才来到K23,主要是各方都要处理一些细枝末节。

    有利益团体的支持,又有反海盗的大旗掩着,潘文就不用担心雇佣军会吊在后面趁机打他,虽然获取战利品的效率会因舰队规模增加而下降,但至少是个各方面皆大欢喜的局面——除即将遭到外来势力打击的新生海盗们。

    首站选在K23也是有些讲究的,K23整个星系里只有一颗环境和大小都很差劲的居民星,人口连居民星平均值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在十亿以下。在居民守备需求偏低的情况下,K23却有着两个空间贸易基地和本区域里分布范围最大的小行星带。守备力不强,良好的货贸环境,复杂的作战环境基础,如果再加上虫群带来的威胁,就是个天然的海盗滋生地,实际上它以前就是不服赛格伊斯制约的零星海盗出现较多的地区。

    负责向本地官方获得反海盗谈判的纳尔财团是个跨国财团,D23就是他们的发迹之地,应该是K11诸多公司、财团中最合适的选择。

    纳尔财团没有让大家失望,或者说有意在大伙面前显摆他们在本地的影响力,舰队在小行星带内圈进行低速巡航的十来个小时中没有受到任何来自本地官方舰队的责难,仅有数次例行的航线对照询问。

    短短的十多个小时后,纳尔财团的船带着一艘官方通讯船进入舰队,为所有舰船发放本地通行密匙,有了凭证,只要不攻击合法舰船、设施,在本地区的任何行动都没人管,同时能利用本地空港、星基进行补给。

    本地官方效率如此之高,除了纳尔财团在本地的影响力外,最重要的原因这支外来舰队的确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上周的虫群突然袭击的恶劣情况在各涉事方的管控下没有大规模泄密,但周边国家的官方通过自身渠道也相应的了解到一些当时的战况,涉事国只有少部分舰队为围剿K30抽调出去,留下来的舰队在虫群扫荡过后无不遭受重创,其中有两个倒霉的整个星系防御舰队都给抹掉了。

    在这样强大的力量威慑面前,哪怕K23所属国并不属于K30的一次跳跃狩猎圈,也同样面临着十分强的防御压力。K23由于劣质的居民星,内需就不足进而导致经济体量偏弱,无法维持庞大的官方舰队。一些民间武装被虫群吓到后开始各自选择后路,更是降低了整体武装力量。

    现在有本地财团为代表的舰队愿意做反海盗工作,他们求之不得,这样可以让官方武装力量更为集中,不管是对接下来的同盟防御谈判也好还是防止虫群可能使用的对首都星系跳跃式突袭都有好处。

    里面还有个重要的因素,既官方舰队的腐败问题。官方舰队自己去反海盗会出现大量的战利品贪墨,只要不让战利品上舰,通过给战利品做定轨运动调整并留下坐标,哪怕有一些变数,十之八九的战利品也会流入私人手中而没有任何把柄,结果是官方舰队反海盗并不能给官方带来红利,燃料费都赚不回来。这样的反海盗结果,让独_立于军队的政、经管理体系不会觉得把反海盗工作交给外人会让国家损失利益,而军队就算有什么意见,等这边的情况一上报,他们立刻就会有至少一半被调到首都星区去,剩下的必须以保护居民星和矿产星为主,没空去干别的。

    回到来自K11的反海盗舰队本身。K11面对的虫群潜行能力太强,为保护大家的产业,民间武装离不开超空间侦察机制的保护,潘文与其他警戒舰队管理者联系后,只由他自己的舰队带队过来,所以整个舰队里也只有黄金号和钻石号两艘拥有超空间信息综合系统的舰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