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阿瑟.韦尔斯利听完,心中也做出了退兵的决定。 历史上他同样收到过来自伦敦放弃葡萄牙的命令,英军上下也对进攻西班牙表示悲观。 但阿瑟.韦尔斯利顶住了压力,并且依靠托雷斯韦德拉斯防线给了英格兰上下信心,最后打赢了半岛战争。 可是这个时空,命令下达的是非常严格的,伦敦的贵族资本家们做出决定后,即便是国王也要慎重考虑,阿瑟.韦尔斯利就更不敢违背了。 正好在这时候,前线发回来消息,原本打算接应英格兰军队,并提供粮食、民夫的西班牙地方军阀突然变卦,拒绝向英格兰军队提供任何帮助。 “退兵吧,退回里斯本进行防御,并做好随时可以撤离的准备。” 阿瑟.韦尔斯利有些泄气了,西班牙人不配合,他想要进入马德里的难度,无疑会大大增加。 更让他无语的是,西班牙人拒绝接应,问题也还是出在英格兰人身上。 虽然在外人的想象中,法兰西人是入侵者,英格兰人是援军,但实际上,这两谁也不是好东西。 法兰西人的军纪很差,英格兰人也没好多少, 在他们双方‘通力合作’下,短短两年不到,就把葡萄牙人口从快三百万干到了两百七十万,损失三十万,超过总人口的百分之十。 西班牙从一千一百二十万干到了一千零五十万,损失七十万,且数字还在进一步上升。 这一切,除了战争带来的疾病流行外,很大部分完全就是人祸。 法军屠村,英军拉壮丁,双方还为了让对方在西葡两国寸步难行,喜欢在撤离时把当地粮食烧光,做的孽完全可以说半斤八两。 阿瑟.韦尔斯利确实是英格兰不世出的名将,但依然无法达到岳武穆、戚武毅那样的高度。 他能让小陆军的英格兰陆军可以进行大兵团作战,但他没办法扭转英格兰陆军低下的军纪。 更遑论类似岳武穆对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种改变军魂的影响了。 而随着英格兰军队停止了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军事行动,拿破仑终于可以抽出手来狠狠打击西班牙游击队了。 他亲自坐镇马德里,部署二十多万法军的扫荡。 其中苏尔特元帅秉承拿破仑皇帝的旨意,开始用屠杀的手段对付西班牙人。 光是在塞维利亚一地,为了报复游击队,他在三个月内就整村整村连同孩童一起,杀死了超过五万西班牙人。 通过这种恐怖手段,以及比历史上更具欺骗性的拉拢,1810年10月,拿破仑勉强稳住了西班牙的形势。 他将安德烈.马塞纳元帅留在马德里,协助兄长西班牙国王约瑟夫.波拿巴治理国家,自己则率领超过十五万精锐法军返回法兰西,准备来年对莫公泽进行征讨。 而在大虞与罗斯帝国这边,战斗首先在奥伦堡爆发。 德米特里.戈利岑上将指挥的俄军在野战中被陈金川击败,三万俄军损失了超过四千。 随后,戈利岑上将遵循库图佐夫的原本安排,缩进了以奥伦堡为首的堡垒群中防守,陈金川则用大量大口径臼炮,开始一个一个的拔除堡垒。 而在陈金川的北路军进攻奥伦堡的时候,皇太子大佬森将中路军主力分出四万人。 由上一次虞俄之战的指挥官,陆军上将,车骑将军莫公棱指挥,顺着伏尔加河北上,攻占了罗斯帝国在伏尔加河中游重要的城镇乌拉尔城。 随后,莫公棱留下三千部队驻守,并且留下大量物资后,又率军顺流而下返回了大佬森身边。 等到了十月份,鲜卑荒原的寒风开始呼啸,陈金川指挥北路军放弃已经被拔除的六个城堡,率军顺流而下到达乌拉尔城,原来此城是专门用来给北路军过冬的。 而在中路军,库图佐夫也没有死守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他在西海城(阿斯特拉罕)通往察里津的路上,利用各种有利地形和这些年俄军修建的工事节节抵抗,以至于中路军进展相对比较缓慢。 鉴于冬季快要来临,实际上作为指挥官的宗室大将莫公棱也没有急着推进。 中路军在距离察里津三十公里左右的村子扎营,准备等春暖花开之后,再进攻。 唯一比较顺利的,就是从高凉州(高加索)出发的西路军了。 罗斯帝国实在没有力量在这里也进行有效防御,而翻过高凉山脉(高加索山脉)就是原本西土尔扈特人(卡尔梅克人)游牧的地方,罗斯人连地利优势都没有。 1810年10月底,作为偏师中的偏师,西路军在桂涵的指挥下已经靠近罗斯托夫,从桂涵的主帅营帐用望远镜就能看见亚速海了。 他们与七八百公里以外,位于摩尔多瓦的莫公泽军队遥相呼应,一副夹击克里米亚地区的态势。 这让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更加着急,他几乎每天都要召见法兰西驻圣彼得堡大使,催促拿破仑出兵的信一封接着一封飞往巴黎。 而罗斯帝国内部,沙皇开始了进一步征兵,军队数量急速膨胀到了五十万左右,基本与历史上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初期差不多了。 第(3/3)页